-
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 新型工业化初显成效
【文章来源:www.xc98888.com】 【作者:可行性研究报告】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,“十一五”规划目标基本完成。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开始放缓;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;企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快,新工艺、新产品层出不穷;内需拉动作用增强,外贸出口加快恢复;工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,中央财政技术改造专项进展顺利;结构调整取得进展,节能减排扎实推进。
工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,工业规模创历史新高,许多工业品如钢、煤、水泥、化肥等生产能力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。2009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3.4625万亿元,比2005年增长了51.93%按可比价计算,平均每年增长11.04%,比“十五”时期平均每年10.9%的增速高0.14个百分点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.14%。
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,2006年下降1.79%,2007年下降4.04%,2008年和2009年又分别下降了4.59%和2.2%,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、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持续降低。
辛国斌对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说,“十一五”期间,结构调整加快推进,产业转型初见成效。党中央、国务院的“一揽子”计划,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工业实现了“V”字形的反弹。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总体实施效果良好,初步实现“保增长”与“调结构”的有机统一。新型工业化初显成效,产品结构继续优化,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、淘汰落后效果显著,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。另外,工业增长内需拉动力加大,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非国有企业产值占比上升。在区域结构调整方面,亦取得新进展,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。
他强调:“‘十一五’期间,坚持以市场为导向、企业为主体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,工业投资持续增长,技改专项拉动效果显著,国务院制定了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~2020》,逐步建立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。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,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。科技投入力度加大,技术改造投资拉动效果显著,产、学、研、用相结合,激励创新的体制逐步建立。”
据辛国斌介绍,“十一五”期间,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,成为经济发展和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。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达60%左右。国务院重点在完善政策法律体系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、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、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、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、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等方面,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。
两化融合稳步推进,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,在行业层面、区域层面、企业层面大力推进两化融合。八大试验区两化融合工作有序开展,按细分行业开展行业推进工作,帮助企业化解金融危机的影响。
东中西部良性互动,区域发展格局更趋合理。“十一五”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,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,促进中部地区崛起,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,支持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。西部大打交通牌,东北重在产业升级,中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,东部优化升级经济结构。
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,污染防治稳步推进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各地区、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,把节能减排治污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,作为调整经济结构、转变发展方式、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突破口,认识不断深化,指标不断硬化,措施不断强化,工作取得重大进展。
回顾工业节能减排取得的显著成效。他还说,“十一五”期间,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。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,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按期实现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得到稳步推进。2009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%左右,超过“十一五”60%的预期目标。
“‘十一五’前4年,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已累计下降24%左右,为实现“十一五”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。”辛国斌对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说,“在整个“十一五”节能工作中,工业节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。据有关机构测算,十一五”前半期,工业节能贡献率在80%以上。
他强调,“十一五”期间,国家重点从工程减排、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方面稳步发挥效益。扎实推进7个方面的工作,一是坚决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各项任务,二是严格控制“两高”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,三是大力开展能效对标达标,四是认真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督查,五是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,六是建立工业节能减排监测预警体系,七是打一场工业节能减排的全民攻坚战。此外,实施和深化推动绿色信贷、绿色保险、绿色贸易和绿色税收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,进一步丰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,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。
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专业项目申请报告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项目建议书的编写以及产业规划咨询、工程造价咨询和环境评价报告等一系列工程咨询服务.我司具有国家甲级工程咨询资质,成功为上千家企业提供过专业的工程咨询服务。客服咨询热线:0755-23930307
-
上一篇:近日创14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沪指重挫5.16% 下一篇:节能减排2万亿带动社会投资
-
- 热点资讯
- 最新资讯